在山西境内,临汾大地,霍州界内,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村落:师家沟。但是它却号称天下第一村。千古流芳之地,定因贤名之人而为世人所铭记。我们于2017年10月3日自驾游,在导航的引导下直奔师家沟。山回路转,一座古堡式的村落耀然于目。放眼望去,建筑群依山就势,北高南低,左右依山,背靠山梁,南边临河。可挡北风来袭,可取阳光沐浴。龙虎二脉首尾相连,一块天然的风水宝地。真是蒿蓬隐着灵芝草,淤泥藏着紫金盆。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创建于清乾隆34年(1789年),扩建80余年。

(该图片来自网络)

历经兵荒马乱,破四旧的文革,至今能保持这种状态,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师家民居的院落以传统的四合院为主,依山就势,多为窑洞式建筑,以四合院和三合院作为基本元素,彼此组合相连,适应了由于地形限制对扩建宅院的需求。师氏居民采用分散式的独立布局,每个家庭均有自己的独立住宅,各自又有相对私密性。但在整体上规划有统一的共同道路,排污设施,互相联通。 下雨天可以不踩泥走家串户,但是,当时,湿滑的砖铺路面,本人几次差点滑到,所以手牵手走过坡陡路段。

师家民居在多个宅院之中,均设有相对隐蔽的侧门、偏门、步道和房内的暗洞、地道相互穿通。一旦发生盗匪,全村人可通过不同的通道逃离或集中防御。这种共同防御的设施,不仅反映了偏僻山区中富商畏惧盗匪的心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社会现象。陌生人进入很难找到出口。据说抗日战争时期,经常有日本兵来,村里人就和他们捉起了迷藏,日本兵包围这个院子,可村民早从其他院子跑了。它的建筑艺术,雕刻技艺,百度百科及旅游爱好者有大量的描述。我等非这方面专家,挂一漏万,附上一些图片,自己体会是也。

从始祖师文炳定居师家沟开始,经近百年的艰苦创业到第三代师法泽才逐渐发展壮大。当时正值乾隆盛世,封建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师代家族耕读传家,农商合一,兼营钱庄、当铺,放高利贷,滚动发展,广置田产、扩充家业、起房盖屋,尽显阔绰。资金不断积聚壮大,逐步跻身于晋商行列,与乔家大院比拼,并占有晋商一席之地。

据村民讲,李自成败出北京,途径师家沟。为了便于逃命,便把从京城掠得的财宝埋在师家沟后山,李自成魂归湖北九宫山,未能来取。后被师文炳发现,这是他发家的第一桶金。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师法泽之孙师鸣凤花钱买官,由湖南省藏江县丞升任湘乡县知县,该县是曾国潘、曾国荃兄弟的家乡,师鸣凤与当时尚未发迹的曾氏兄弟交往甚密,并且为曾国荃步入仕途花费大量银两。从此官官相护,官商结合,师家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一代创业,二代享受,三代堕落。自师鸣凤之后,师家逐步走向衰败,家道中落。其大部分房产已卖给了同村的袁家,袁家曾是师家的雇农。有点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的浩渺烟尘烟没了多少英雄好汉,他们艰苦奋斗,餐风露宿,头悬梁锥刺股,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为的是摆脱土地,跻身上流社会,世代繁荣,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然而动荡的社会,无情的历史规律,使他们九泉遗恨。

“清白家风”的祖训高悬于师家沟,有人说师凤鸣是清官,可也有人说师凤鸣是贪官。有人引经据典对此作了深入的考证,无论如何,任何人都不能摆脱他那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留下的中式传统建筑文化的经典,却成了社会的财富,让后人能够触摸到百年历史沧桑。

最引以为豪的是师家的后人,他们对祖上的功德津津乐道。但是,社会的飞速发展,他们也不能躺在祖上的功劳簿上,坐吃山空,纷纷走出山沟,奔赴繁华的世界。少数留下的是老弱妇孺,他们坚守祖训,习文弄墨,向游人讲述那辉煌的过去,一砖一瓦的内涵,一联一匾的来历。他们仍保持着原始的纯朴和热情。

那严寒的冬季,冰冷的炕头,横悬于房间取暖的烟囱,堆满玉米秸秆的房间,长满荒草的屋檐,残砖断瓦,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没落家族的兴衰史。远道而来的游客,给这个寂寞的山村带来一线生机,人们一方面感叹建筑的精妙,另一方面感叹世事无常。今天的人们注定要成为未来的古人,到那时,世界又是个什么样子?纷繁世事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再大的家业也不能撑起懒惰的后辈。

一些传统文化的追随者试图保持它原始的风貌,据说某画院买下了师家沟,所以至今未曾改造。一些著名的画家也经常来此写生。可是旅游业发展的浪潮正在冲击着各个角落,政府正在拆迁修路,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你将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古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