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和顺古镇
2019年春节,我们计划到云南腾冲过节,不巧,一种可怕的病毒,Covid19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蔓延,各地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封城运动。与这场病毒的抗争持续了三年。
2023年春节,终于实现了四年前的夙愿。在朋友的帮助下,于2024年2月15日,来到了腾冲著名的古镇,和顺,并住进了稻香精品观景客栈。
和顺古镇古名阳温墩,位于腾冲西南4公里处,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士和名顺之意。雅化为今名,下辖18个村,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2005年央视,云南和顺、内蒙古室室韦、浙江南浔、安徽西递宏村、福建泰宁、广西兴安、广东石湾、江苏同里)。这要源于和顺厚重的文化和历史。600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
和顺古镇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镇,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戍边的南方人,还有四川人、中原人的后代。把南方和中原文化带到这里,内地文化在此落地传承,与边地文化融合,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和顺古镇依山傍水,两条河流弯曲报镇而过,正好契合中国人山水相依的居住理念。有两条较窄道路通向古镇,后山及镇前共有三个收费点,所收门票全部用于古镇公共建设、村民的福利待遇、养老和医疗保险,也是为数不多的收费古镇。一张门票可用一周,有些景点需要出示门票。我想,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吸引力也不敢收门票吧。
作为著名的古镇应该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特色的文化、历史名人,甚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顺具备了这些基本元素。
和顺导游图
和顺的建筑
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筑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
古街民巷,狭弄,小桥流水,是多数古镇的布局。为保持原有风貌,仅仅是小范围内整饰,看起来拥挤不堪。和顺古镇,晚清时期保留了大量的明代建筑,在文革期间,太多的古建筑遭到了破坏,特别是古牌坊损失惨重,再加上天灾人祸及年久失修,目前明朝的建筑虽然已经几乎看不到了,但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却还有很多,一些仿古的建筑或者是按照1:1比例复原的古建筑比比皆是。
和顺的建筑格局有“四和三顺”之传统。“四和三顺”包括融合、随和、和谐、和睦,以及顺势而建、顺巷而建、顺其自然。建筑就地取材,用火山石筑墙、楠木造屋,不刻意雕塑、不彩绘装饰、保持本色只上清漆。整个建筑显得古朴厚重、随意随和。
目前和顺古镇的祖宅八家祠堂均以中式建筑为主基调,其中的寸氏祠堂为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一般是先打好地基,用实木搭建框架,再用砖砌墙。一般有照壁、左右厢房和正厅。四合院布局,聚风水,聚财气,四水归田。
和顺古镇大部分古宅并不是拆除重建,也不是隔离保护,而是直接被顺势改造成客栈和店铺,土墙黛瓦,飞檐翘角,修竹盆花,古朴与现代融合得恰到好处。
行走在和顺古镇的街巷,一定会发现,因为和顺古镇所在的腾冲地区火山众多,居民建房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多是火山石及其衍生材料。比如古镇的石板路就是用火山石铺就的,民宅的院子里也会铺上火山石,因为和顺的气候仅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雨季来临,用火山石铺设的地面,不仅防滑,而且渗水性能极佳,路面不会积水。
在举世闻名的滇缅抗日战争中,腾冲被炸为焦土,而和顺却保留完好。
和顺历史
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和顺祖先就是此时奉命到此。驻军腾越,均以军功得封。如刘继宗授总旗官;尹图功授指挥,赠武略将军;寸庆领卫指挥职兼随军参赞;李波、贾受春亦授指挥。因云南距京城较远,边境多战乱,于是设镇守云南总兵官,沐氏世袭此职。作为沐氏部下之和顺五姓祖人,亦得袭官授田,世代留守边地,后为和顺。
和顺八大宗祠
宗祠是一个家族供奉祖先牌位和氏族家谱的祭奠场所,是家族议事、婚丧嫁娶举行仪式的地方,也是家族精神寄托和增强凝聚力的场所,是乡绅文化的集中体现。这里有家族历史、先贤荣耀、族规、祖训等文化记载。和顺一共有八个宗祠,分别为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姓。
寸氏祠堂
八大祠堂是传统文化的历史遗存(导游图中①⑩),以寸氏家族最为显赫。
寸氏宗祠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先修大门,尔后次第修建逐步完善。历时二十四载,初具规模。是和顺众多宗祠中历史最为悠久之一。
公元1935年,清同治秀才,族长寸性怡主持重建宗祠大门。大门为三道圆拱石门,门顶采用近代较先进的材料及工艺,气势恢弘,具有浓郁的东南亚合壁风格。
宗祠选址极其考究,它位于乡间的中心前沿,视野开阔,其向深远。自里向外由正殿、两厢、内院、前厅、前院、大门、小月台、越乡道下大月台,更低处还有一池荷塘。拾级而上步步高升,纵贯于一中轴线上。宗祠及远眺之笔架山连在一起,又恰在一更大的中轴线上,真可谓神奇的风水宝地。
寸氏祠堂挂有祖先丰功伟绩的牌匾,祖上发家也是从事玉石贸易。富裕后重视教育,武修文治,造福一方。
院内陈列马帮遗物,并展现走夷方场景的雕塑。还有不同品质的玉制品和原始玉石,可以选购成品或现场加工。
李氏宗祠⑨
和顺同类建筑中,李氏宗祠建造最晚(竣工于1925年),但后来居上,规模最大。其大门为三合门,中门楹联是李曰垓所题“派衍阳温登正昔日彩云南现,门迎高黎贡看吾家紫气东来”,二旁门命名“义路”,进二门,立天井,见正殿。正殿台阶前有一半月形泉池。
李祠占地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余平。
从外至里共九重台基,百余石级,雕樑画栋,飞檐斗拱,雄伟壮丽,院内花木成荫,庭前植海棠競秀,二门外种梧桐待凤凰高栖,山拱水朝,文光映照,蔚为大观,名闻遐迩永振千秋。
李氏祠堂祖训是李耳(老子)和李世民(唐太宗)名言,大概他们认为,这是他们李氏的荣耀。
刘氏宗祠⑧
刘氏宗祠与李氏宗祠毗邻,为典型的中式建筑,双层的起脊、四角飞檐颇为大气。
内有乾隆年间的石碑,上刻:“永免钱粮,保我子孙。其它均为现代时刻。”有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的三祖遗训。其“家堂”也是国内最大的“家堂”,令人肃然起敬。大概是以刘氏先祖为荣,祠堂供奉汉家皇帝遗训。
其它祠堂也攀不上历史名人,相对规模较小,但也是各有特色。宗祠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族长行使权利的地方,又是族人的社交场所,还是开办私塾子弟上学读书的地方。
和顺的八大姓氏都设有自己的宗祠,每个祠堂都保存完好,共存共荣、和睦相处。八大姓都有完整的族谱,并依然保持续修的传统。每年春秋两季是祭祖季节,各姓子弟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在自己的祠堂里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
祠堂文化是中国乡绅文化的体现,乡绅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亦官亦民的身份,使得他们在官府和平民间起着上下承接的作用。他们一面协助官员治理地方,一面替乡民向官方争取权益。他们也是儒教的坚定守护者,他们对于维护社会风气和秩序具有极大的作用。
走夷方
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顺,就在“官马大道”之旁,所以和顺古镇的历史与“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密不可分。
2400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一路上高山峡谷林立,大江大河纵横、道路崎岖、举步维艰。因此,马帮成为边贸货运的唯一方式,也是最务实的选择。腾冲作为茶马古道的一个枢纽、重要驿站,在历史上就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云南的马匹在1919年有三十万头,到1941年就增加到五十万头,增长百分之六十。马匹的增加,可以看出马帮的规模之大……
在民国时期,仅腾冲县就有14路马帮。和顺的永茂和商号在缅甸八莫有可以每天接待3000匹马的马店。清代末年民国初期,每天有1万多匹马匹,30多个国家的货物在这条古道上运输。
1944年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收复腾冲时,从当地一次性就调集了骡马和驮牛二千多匹(头)。运输军粮20万公斤和大量弹药武器。马帮为收复滇西立下了汗马功劳。
马帮经历了千百年的磨炼,形成了它独特的组织形式、行规行话、形成了冒险、勤劳、守信、团结的马帮精神,形成了独特的马帮文化。
和顺男儿世世代代外出闯荡,培育出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大批雄商巨贾,形成了亦商亦侨亦农亦儒的生存方式,同时,闯荡四方的男人们也用在外打拼积累的财富,为家乡留下了一座座精美的宗祠牌坊、图书馆、洗衣亭。
马帮博物馆记载这一历史过程的文化沿革,并存留了大量的文字史料和当年走夷方的男儿们使用的过的物品,是历史的写照,反映了商人们吃苦耐劳和冒险精神。今天中国商人遍及世界各地,冒着战乱的风险为这个国家创造财富。即使在闭关锁国的年代,仍有大量商人偷渡寻找财富资源。那些当年走夷方的商人们在哥命运动中,被迫又走夷方。在消灭贫穷的美丽谎言下,许多富人面临灭顶之灾,导致了几十年的贫穷。
洗衣亭
“走夷方”的和顺男人总有许多割舍不下的牵挂,为了让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时不至于风吹日晒,偶有返乡时便相约凑份,备料请工,在河岸铺石修亭为留守在家的女人们遮风挡雨,故名“洗衣亭”,洗衣亭也成为了女人们边聊天边劳作的场地,排解了她们很多的寂寞。
在和顺古镇,我们沿着小河或荷塘游走,每隔一段就会遇到一个古朴典雅的小亭子,在水边矗立,建筑风格和布局也各不相同。其中龙潭洗衣亭上的对联最为记忆深刻,它是游子内心最好的写照:“梦魂五夜萦乡绪,风雨一亭动杵声。”
逢年过节的时候,背井离乡的男人总要回来,洗衣亭就成了和顺女人守望亲人的地方。一座座洗衣亭,就像和顺男人结实的臂膀,虽然不能为女人们遮蔽多少风雨,却也让她们感受到了温暖和依靠,这是远走他乡的和顺男人对自己女人最朴素的情感表达,令人感动。
图书馆④
每一个刚刚走入和顺古镇的游客,都很快就会映入眼帘一座气势非凡的中西合璧建筑,它就是和顺图书馆。和顺古镇图书馆建于1924年,现有藏书7万多册,其中古籍珍本1万多册。和顺图书馆建馆历史之悠久、馆藏书籍之丰富堪称中国乡村图书馆之最。
中天寺
中天寺位于和顺古镇西南后山麓下,四面青山环抱、绿树成荫。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直至上世纪90年代宗教工作恢复,旅泰华侨张孝威先生倡议重修,乡人华侨合资于原址重建,并恭请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寺名。如今中天禅寺历经三百余年风雨沧桑,不断与时俱进。默默为大众善信及香客游人提供一个集观光览胜、共修学习为一体的优美恬静场所各种软硬件设施并在不断艰辛努力完善中。
元龙阁(11)
元龙阁原为观音殿,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又在殿前兴建楼阁,取名元龙阁,后经历年修葺,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元龙阁前面为碧波荡漾,水体澄激的龙潭,背后名木古树郁郁葱葱。由山门、龙王殿、三官殿、魁星阁、观音殿等组成,构思奇巧,结构紧凑。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昌阁
和顺图书馆旁边就是文昌宫,是和顺文化的摇篮,是文治光昌的象征。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一个典型的中式古典建筑。
整座宫殿石栏回环、殿阁雄伟、雕梁画栋,气势轩昂。文昌宫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是道教中掌管文运和功名的神。
和顺人自古就对文化教育非常重视,明清两朝,和顺文风盛行,乡里设有私塾义学。子弟们进学读书,并积极赶考争取获得功名。文昌宫左右楼阁下镶嵌着《和顺两朝科甲提名碑》记录了和顺历史上出了8个举人,403个秀才。
民宿
依托和顺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建筑,打造了600多家民宿或客栈,风格各异,有仿古,有现代。俗中透雅,雅中透美。每一个客栈都是一副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如果有时间逛一逛,你的审美品味将会大大提升。客栈是休闲度假,打发时光绝佳去处。你可在此,沐浴清风晨露,拥抱蓝天白云,欣赏日落晚霞,亦可仰望满天星辰,邂逅属于你的那一段美好时光。
节假日住宿紧张且价高,单日1000-2000元的客栈为数不少,平日空置率也不低。
玉石首饰
走在和顺街道,你会发现,到处都是做玉石品生意的商铺。走进商铺,你会觉得多少钱在这里都不算富,从20元一件到上百万一件,琳琅满目。不仅要会赏玉,更重要的是要识玉。我等乃肉眼凡胎,不辨优劣,都是石头。不仅和顺如此,腾冲如此,甚至云南亦是如此。
一刀穷,二刀富,三刀披麻布,形象说明了赌石的风险。常言道,卖家没有买家精,切不要相信运气。
各式霓虹灯光彩夺目,狭弄窄巷,游人如织。疫情的压抑,在此得到释放。人们三五成群,或路边烧烤,或K歌,或走街串巷,或逛夜市,流淌的时光带着人们来体验人世间的美好。
今天的人们,百年后都会化为古人,时光荏苒,岁月轮回,穿越时光的隧道,你会看到刀光剑影、悲欢离合、斗转星移,这一切都已化作历史的烟尘和这座浓缩600多年沧桑的古镇,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
历史只是一面镜子,很多行为是生产力落后下的无奈之举,并不代表是最佳或必然选择,不要用“历史告诉我们”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历史悠久并不代表高度文明。我们要从文化中找出文明,那些事可以发扬的,那些只能放在历史中加以品味的。今天,我们有很多选择,那些被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证实是野蛮行为,不应一再重演。现代社会正在从丛林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不要从历史中寻找野蛮的借口。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他们的后代都在哪里呢?谁能保证自己永远强大?
如果你有时间,下列景点可以去看看:国殇馆(滇西抗战纪念馆);热海(火山地质奇观);阿瓦山寨;梦幻腾冲大剧院观看大型歌舞剧《梦幻腾冲》;中缅边界“一寨两国”、中缅国门;火山;湿地公园;西懂等景点。